一年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一部署更加凸显了科技金融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为加强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最新数据显示,自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新上市企业中战略新兴行业企业占比92%,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5650亿元,科创票据发行5258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做好科技金融服务是关键。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在“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专栏中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加快构建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科技金融的政策框架持续健全。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推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制定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总体框架;优化区域科技金融布局,指导科技要素密集地区加强科技金融服务,鼓励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
——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更加完善和精准。《报告》介绍,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激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2024年在总结两项工具经验的基础上,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融合“创新积分制”和产业政策标准,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以及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增量扩面。数据显示,过去5年,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保持30%以上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从14%提升至47%。科创类债券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发行规模持续提升,科创票据累计发行突破1万亿元。此外,服务科技创新的股权融资市场快速发展,超过170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达3.3万亿元。
——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更加丰富。“总部+区域科创中心+科技支行”的专业组织架构在大型银行普遍建立,突出企业创新能力和成长性的“技术流”风险评估模式获得广泛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持续增量扩面,2023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同比增长75.4%,供应链金融服务线上化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科技金融政策配套不断健全。《报告》表示,稳步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管理试点。加强部门协作,搭建科技金融信息平台或服务专区,常态化推送科技型企业信息,促进银企精准对接。另外,不少地区设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对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给予财政奖补。
促进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上述《报告》指出,下阶段,要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支持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促进科技金融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银行完善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政策安排,逐步形成与科技强国建设相适应的信贷资产结构。引导商业银行构建科技金融专属组织架构,提升科技支行和业务团队专业化水平。丰富和完善科技金融产品服务谱系,发展“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团队认为,商业银行通过投贷联动和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赋能作用。这不仅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本支持,也通过整合融资与投资、专业化服务与风险防控机制,推动了科技、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支持科技创新的良性金融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离不开有效的资金支持。今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因此,要推动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畅通“募投管退”全链条,特别是拓宽创投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支持更多优质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发挥好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发展市场化并购母基金、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推动创投机构提升综合性服务能力,精准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发展科技金融也要平衡好金融支持与风险防范。金融机构要加快构建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风险评估模型,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高风险评估和监测能力。推动健全科技贷款风险分担补偿体系,提升担保覆盖面。此外,加强金融政策与科技产业政策协同,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和资金用途监控。
在此方面,科技保险也可发挥重要作用。专家表示,科技保险是一种专门为科技企业设计的保险产品,能够为其在研发和市场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提供保障。保险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科技保险产品,不仅为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风险分担的工具,还通过优化风险管理,提升了资本市场对科技项目的投资信心。这种模式有助于推动更多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项目顺利开展,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团队认为,“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市场环境的优化以及科技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成熟,科技金融将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风险管理、强化市场协同,科技金融将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在这条发展路径上,科技金融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更是创新的驱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