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华夏医学科技奖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组织全国90名专家对2024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初审通过的109个项目进行了终审,并于今日举行颁奖。我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教授团队荣获华夏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奖;超声科徐辉雄教授团队荣获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呼吸科宋元林研究员团队获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消化内科董玲教授团队获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麻醉科方浩教授团队获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
顾建英团队《以“一移二融三促进”策略,均衡医疗资源布局,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标杆》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公立医院肩负的重要使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中山医院)承担了跨省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简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任务。
为了解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管理理论、模式应用及建设成效评价问题,课题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遵循问题与过程导向,按照文献研究、现状调查、理论创新及实证应用的 研 究 范 式,形成“一移(同质化平移)、二融(本地化融合)、三促进(输出输入医院双向促进)”策略,构建了“理论指导-模式应用-成效评价”有机融合的可实施、能推广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示范体系。
课题组基于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构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行中推行同质化管理的障碍及原因;发挥整合性思维,提出了全面同质化来推动跨区域公共事务的解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均衡布局。数智赋能是提高内外部协作效率的重要举措;基于这一理念建设的信息同质化管理系统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创新/金奖、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优秀选题等多个奖项。“本地化”融合可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命力。同时,本项目创新性地将史密斯理论模型应用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评估,解决了政策执行有效性评价难题。该模型揭示,四个重要因素(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制约建设成效。输出和输入医院“双向促进、双向赋能”是增强执行机构动力、目标群体积极性的关键。
课题组已获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 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 18 项,制定团体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 10 篇。项目第一完成人不仅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首创跨省办医“同质化”管理模式,而且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评审专家组组长(前4批)。该模式已在全国15家同级别医院推广应用,并获得有效性反馈,为其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了创新路径与中山经验。
徐辉雄团队《实体肿瘤超声介入诊疗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我国每年超声引导微创诊疗逾100万例次,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但存在“技术简单、效果不一、装备单一、理论滞后”等瓶颈问题,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10余年的持续攻关,取得如下成果:
1. 技术创新:创建融合影像、定量超声造影、超声AI等诊疗新技术,提高精准性并扩展适应证。术前融合影像新方法使微小肝癌显示率从36%大幅提高到96%,临床显著型前列腺癌检出率从15.3%提高到23.5%。超声人工智能检测新方法显著降低前列腺癌不必要有创穿刺活检率。同时创建子宫后壁腺肌症消融新方法,建立子宫腺肌症合并异常出血的个体化消融技术,治疗12月后痛经缓解率高达81.3%,异常出血完全缓解率高达70%。发现甲状腺癌相关印迹基因,发明印迹基因定量可视化技术,诊断甲状腺癌敏感性从57%提高到98%,为解决不典型结节和滤泡性肿瘤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 策略创新:研发系列创新策略,获得高级别循证证据,研究成果纳入30 余部国际指南。建立细针穿刺联合基因检测新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诊断敏感性从76%提高到92%。牵头前瞻性研究实现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体积缩小率达99%,癌灶消失率达93%。创建射频消融治疗继发性、三发性、及术后复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新方法,成功率达到78%。
3. 装备创新:原研系列国产设备,满足针对性临床需求,促进成果转化落地。研制远程超声、超声机器人、超高频超声、血管内超声、可穿戴超声及新型微创介入设备,产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
4. 理论创新:构建声敏双歧杆菌实现肿瘤靶向声动力学治疗,利用免疫激动剂提高抗肿瘤免疫,高效清除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利用放疗介导的增强免疫原性效应实现术后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重编程,抑制局部残留和远处肿瘤,并引发强大的免疫记忆效应以抵抗肿瘤复发。
项目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医院高质量发展,共完成各类超声介入逾10万例,其中2024年2万余例,诊断和疗效指标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降低了医疗费用。标志性论文发表在J Clin Oncol,Nature Communications, Radiology,EClinicalMedicine,Adv Sci,J Clin Endocrinol Metab等TOP期刊。牵头制定指南及共识9项,参编三部国际指南。制定行业/团体标准2项。吸引了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地的专家来交流、学习和短期进修。在全国近100家医院获得推广应用。
宋元林团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致病新机制和诊疗新技术及推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呼吸系统的危急重症,病死率达40-50%,ARDS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风暴无法抑制和屏障功能修复困难是导致其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项目组在阐明发病新机制、优化诊疗体系、自主新药研发等方面做如下贡献:
1. 阐明触发炎症风暴及凝血纤溶紊乱的新机制,制定ARDS 治疗新策略。阐明了肺结构细胞发生级联焦亡介导炎症风暴、组织因子TF 增加介导ARDS 凝血纤溶紊乱,为ARDS 早期干预提供明确方向(JAMA Intern Med 2020,ESI 高被引,他引4304 次)。基于以上机制,提出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风暴治疗ARDS,降低病死率达15.8%,被美国CDC、NIH 及WHO等国际诊疗指南采用和推荐;开展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RCT研究,证明血必净改善患者凝血和纤溶平衡、降低病死率8.8%(Crit Care Med 2019),被NEJM Journal Watch 评为近10 余年危重症领域重症肺炎治疗的重要进展。
2. 提出肺泡上皮分化的新理论,研发气血屏障损伤修复的新药物。证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0驱动肺内源性干细胞向上皮分化,具有促肺损伤修复作用;此外,证实迷走神经通过α7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调控肺微环境中的FGF10的表达,从而影响肺内干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肺损伤修复(JCI insight 2023,封面论文)。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RDS 治疗新药FGF10 制剂(专利号:ZL201010157909.X)。
3. 建立ARDS 早期诊断新技术。发现ARDS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组织因子TF 可作为ARDS 患者生物标志物,建立脓毒症相关ARDS 早期诊断模型。最早确定了H7N9禽流感患者的突变基因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开发了“用于下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引物组合物”用于ARDS 患者病原体检测(专利号:ZL201410502502.4)。团队成员参与制定ARDS 国内外专家共识,在全国多家医院推广应用。研究成果提高了对ARDS 和重症肺炎患者的诊治管理水平,推动了呼吸与危重医学学科发展。
该项目发表相关SCI论文100 余篇,9 篇代表性论文他引4567 次,其中最高单篇他引4322 次。获得授权专利8 项,转化2 项。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创立的国际呼吸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Respiratory Diseases,ISRD)已成功举办了18 届,吸引了来自全世界20 多个国家的2000 多位讲者,其中国际讲者约420 位,参会人数超32 万人次,成为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级呼吸病学术会议。根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针对本项目的咨询报告(20240151)意见:“经分析,该项目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董玲团队《肝癌精准诊疗新策略的创建和推广》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项目组聚焦疾病的预后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构建了精准诊疗新策略,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创新性成果如下:
1、率先建立肝癌预后诊断新体系:
(1)针对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缺乏有效预后标志物的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建立CD86+/CD206+肝癌预后预测模型,创新性用于AFP阴性肝癌临床队列。
(2)创新性发现RTN3是非乙肝肝癌患者的特异性预后标志物,成果发表于Gut(IF 24.5)。上述成果在国内20余家单位推广应用。
2、首次应用新型预后标志物指导肝癌个体化精准治疗,为肝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策略:
(1)国际上首次发现OGDHL和miR-19a-3p分别作为靶向药物的敏感指标,OGDHL水平高或miR-19a-3p水平低患者优选索拉非尼,指导肝癌靶向药的精准化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J Hepatol(IF 25.7)等。
(2)VEPH1和RACK1用于化疗敏感人群筛选,RACK1水平低者优选5-FU,VEPH1水平低、RACK1水平高者优选雷帕霉素(J Hepatol,IF 25.7,两篇)。新型治疗策略应用于国内20余家单位,提高了肝癌精准治疗疗效,获2项授权发明专利。
3、发现肝癌转移复发的“肠源性”新机制及治疗新靶点:
(1)国际上首次创新性提出肠源性细菌产物识别受体NOD2通过介导基因组不稳定性,促进肝癌转移复发,有望成为肝癌治疗新靶点(J Hematol Oncol,IF 28.5)。亚太肝癌协会前会长Masatoshi Kudo教授肯定NOD2在肝癌复发中的重要价值。
(2)系统阐述肠道微生物感受器mTOR信号开关分子OGDHL、VEPH1与RACK1,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代谢信号、癌基因翻译及表达,参与肝癌发生发展(J Hepatol,IF 25.7,三篇)。
(3)首次发现肠源性代谢产物乙酰乙酸通过改变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状态,促进肝癌发生发展,其代谢关键酶B3GALNT2可能成为肝癌治疗新靶点(J Hematol Oncol,IF 28.5)。
该项目10篇代表性论文,合计影响因子183分,6篇20分,其中5篇IF 25分,参编指南/专家共识2部,国内外权威会议发言10余次,主持召开国际会议5次,精准治疗策略在20余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方浩团队《特络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新技术构建及应用》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围术期常见危重症。申请团队认为新型间质细胞特络细胞可能是细胞疗法在ALI/ARDS防治领域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因此长期致力于特络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基础和临床应用领域研究,取得了系列的成果。
1.率先建立分离和鉴定肺特络细胞的方法,构建稳定的永生化肺特络细胞系。在国内外率先从鼠和人的支气管和肺组织发现、分离和鉴定特络细胞,创新性地通过分时贴壁培养法和配制“生长因子鸡尾酒”培养液,实现人和鼠特络细胞的体外培养。与肺组织多种细胞进行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比较,明确肺特络细胞的分子表型特异性。进一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和鼠肺特络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为临床转化提供稳定的细胞来源。
2.系统阐明特络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探索和阐明特络细胞在治疗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是进行临床转化应用的先导条件。①揭示了磷酸肌醇3-激酶(PI3K)亚型在炎症模型中,调控特络细胞增殖迁移及促进损伤血管修复的作用机制。②阐明了整合素β1(ITGB1)在特络细胞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向损伤肺组织迁移中的重要作用和分子机制。③揭示了骨桥蛋白(OPN)在调控特络细胞与肺泡上皮细胞相互作用,有效减轻ALI模型肺组织炎症、缓解肺组织水肿中的关键作用及分子机制。以上调控机制的研究不仅证实了特络细胞在ALI/ARDS的治疗作用,更为进一步特络细胞临床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3.建立特络细胞技术治疗急性肺损伤新方法。探索特络细胞与干细胞联合应用治疗ARDS模型动物,为防治ALI/ARDS提供了营养细胞与功能细胞联合移植的新型方案。从安全性结合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申请团队设计了最理想的特络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分离共培养外泌体进行雾化吸入的途径。经特络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后分离的外泌体明显促进损伤肺组织的修复与炎症缓解。该创新疗法已在多家医院推广,不仅缩短了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过程的住院天数,更降低了急性肺损伤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改善了重症患者的生存预后。
该项目的上述创新工作使得团队成为国际特络细胞研究领域引领者,主编《特络细胞:连接细胞》(Telocytes: Connect Cells),于2016年和2019年分别主办国际特络细胞大会并做主旨发言。团队代表作10篇SCI文章,他引355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新技术在全国各级医院推广应用,提高了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了预后。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