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在即的蔚来ET9,获得了不少媒体的关注。
12月12日,上海闵行宝龙艾美酒店,蔚来这里举行的媒体面对面活动吸引了134家媒体参与,共有141位媒体人提出了203个问题。三个小时全程站立回答问题,李斌笑称“这又是一次考验体力”。他首先和大家回顾了蔚来十年的创业经历,着重介绍了ET9的技术价值,乐道和萤火虫品牌最新进展,以及对行业“内卷”的看法。
几天前的12月9日,蔚来发布一则消息:ET9获得了工信部线控转向技术量产许可,成为中国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车型。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除了蔚来ET9,目前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仅有特斯拉Cybertruck。蔚来ET9作为中国首款获得工信部量产许可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车型,标志着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在掌握全球领先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为汽车底盘一体化集成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线控转向技术是今后L3以及更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落地的核心执行部件之一。
“应该说这款车确实比我自己想象得还要好,它确实代表了蔚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结晶之作,我相信也是全球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的一个巅峰之作。”李斌直言。
经过十年发展,蔚来完成了12项技术全栈布局,覆盖智能电动汽车全业务场景,累计申请专利超9300件。李斌表示:“围绕着技术全栈布局,我们要找一款车去真正将它体现,也就是技术旗舰。技术旗舰的形象,也能够让外界更好感知到蔚来530多亿元的研发费用花在哪儿了。”
李斌所说的530多亿元研发费用,指蔚来近十年的技术投入总额。据报道,在技术投入规模在新势力中居首。目前,蔚来拥有全球研发人员11,000人左右,全球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达9,300项,构建了12项全栈技术布局,产出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包括智能驾驶芯片NX9031的成功流片,以及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的全量发布,实现“有芯有魂”的突破。
谈到对技术的投入,李斌此前在一场直播中直言:“享用新技术是要花钱的。”李斌说,第一个开发出一项新技术的公司,所花费的成本是第二家公司的3倍至4倍甚至不止,而技术成熟了以后,使用技术的成本就会降下来,“蔚来是不是可以选择跟在别人后边呢,也可以,但是我们作为一个高端品牌,在研发和创新技术方面的投入,我想它会有回报的,用户也是买单的,这也是为什么蔚来在高端纯电市场能够有40%以上的份额。”
持续技术投入创新的同时,蔚来还在商业模式领域专注创新。以困扰很多公司的“价格战”为例,蔚来通过“车电分离”,创新推出了BaaS模式,开创了衡量电动汽车价值的新规则。消费者选择BaaS模式购车,不需要购买电池包,而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租用不同容量的电池包,按月支付服务费,降低购车成本,并且不用承担电池寿命衰减风险。通过这一形式,蔚来在保持价格稳定、品牌价值稳定的同时吸引更多消费者,对“价格战”形成降维打击。
此外,蔚来的社区建设创新。与传统汽车公司不同,蔚来成立之初就定位“用户企业”,积极搭建用户体系、构建社区文化。
据了解,蔚来是汽车行业中第一个在组织架构中设立“用户运营”部门的公司,也是第一个搭建用户社区的公司。在服务过程中,蔚来也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例如,用户可以在蔚来App上直接下单一键维保,设置好取送车的位置,由蔚来工作人员提供取送车服务,用户甚至可以在App看到工作人员的定位的状态,就如在外卖App上下订单一样。
显然,蔚来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一套用户服务逻辑带到了汽车行业。实际上,李斌在创办蔚来之前,就有丰富的互联网创业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李斌就有一种预感,互联网与汽车,会成为未来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到2014年,也就是中国汽车产业开始全面智能电动化的时候,中国互联网已经积累了20年发展经验,拥有全球最大的用户规模,当时在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中国占有近一半。当时,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正在流行。
翻看蔚来的各种创新成果可见,它主要基于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思维与智能电动汽车有机融合,在技术、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体系创新。蔚来的车载智能语音助手“NOMI”、Design For AD设计理念、覆盖用户用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等创新,引发了行业大量同行模仿。
一家成立十年的公司,着眼长远,通过大量研发投入与原创式创新,在全行业引发关注与效仿,有评论称蔚来是“一家非典型的中国公司”。
打开增长大门 “不为征服只为服务”
媒体面对面现场,李斌还透露出最新的“增长消息”。李斌表示:今年12月前11天创造了过去六个月的锁单最高记录,蔚来品牌月交付量重新回到2万台规模,乐道品牌交付量超过1万台,让公司12月交付量有望超过3万台。
按照李斌的计划,2025年,蔚来公司完成三个品牌布局。蔚来品牌陆续会切换到新一代平台,第一款产品是ET9,陆续会有新产品或现有产品的改款。乐道L60处于正常的爬坡节奏,今年12月将交付新车1万台,明年3月将交付新车2万台。2025年,萤火虫品牌会交付第一款产品。萤火虫在蔚来的定位,相当于宝马的MINI。
基于蔚来品牌蔚来会在今年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长,乐道品牌以平均每月2万台为目标,再加上高端小车品牌萤火虫每月几千台的销量,李斌认为2025年销量翻番是“一个合理的目标”。
萤火虫是蔚来公司原本计划为欧洲市场推出的品牌,如今它会先在中国市场发布,李斌表示这完全是考虑到中国用户的需求。同时,基于公司的愿景,李斌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即便花消费十几万元,也能拥有高品质体验。
在蔚来的价值体系中,“Blue Sky Coming”是蔚来十年一直未变的愿景。
李斌每次向外界谈及创办蔚来的原因,都会提起2012年左右我国的严重雾霾。那时,李斌亲眼看到蓝天的次数越来越少,被雾霾包围的频率越来越高。为了让清朗天空回归,李斌与秦力洪在2014年创办蔚来,通过发展智能电动车推动环境的改善。
于是,蔚来在十年中大力度解决电动汽车的补能问题,包括一直布局充换电服务基建,让用户不再需要用增程车来解决里程焦虑问题。李斌表示,截至12月12日,蔚来已在全国建成2,779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907座。蔚来将在年内打通全国9纵9横高速换电网络,预计建成高速公路换电站超900座,平均约每200公里高速公路就有一座换电站。这标志着蔚来完成全国主要城市间高速公路换电网络建设,也是国内第一家完成覆盖全国高速主干线加电补能设施建设的车企,让用户可以实现国内主要城市间高速换电直达。
另一方面,蔚来持续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11月28日,蔚来在中东和北非市场的首家门店——阿布扎比蔚来中心正式开业,目前在当地已开展销售和交付工作。明年开始,随着乐道和萤火虫品牌产品的交付,蔚来将加快进入全球更多市场。
活动现场,有媒体问及蔚来海外市场占比如何进一步实现突破?对此李斌直言:“对待海外市场千万不能有‘我来了,我征服’的心思,而要有‘我来了,我服务’的态度。汽车行业没有速胜,没有奇迹。”
升级版“内卷”将至,蔚来欲捅破行业天花板
到2025年,蔚来将实现三个品牌有产品在售。活动上,李斌重点谈到蔚来公司的多品牌战略。“蔚来公司三个品牌协同的地方非常多,三电、三智,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能力都可以充分共享。智能驾驶、座舱、电驱等团队,都在给三个品牌干活。”李斌说。
按照李斌的解读,汽车行业有很多原子化能力可以打通,与传统汽车比,智能电动汽车因为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的复用性,可以更容易进行能力复用。正因如此,乐道L60一上市就能实现纯视觉功能的全国应用,因为它可以用到蔚来积累下来的数据和算法迭代能力。在服务方面,公司第四代换电站既能服务蔚来品牌用户,又能服务乐道品牌用户。此外,乐道品牌在12月就能拥有1000座换电站,多品牌的协同优势很明显。
李斌还表示:“我们现在选择做三个品牌非常合理,肯定会产生‘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因为研发、供应链、服务体系都能进行协同。比如操作系统,做一个品牌也要花这么多钱。但是如果做了三个品牌以后,很多研发费用就可以分摊到数量更多的车上。因此,蔚来在新车型上的投入,要远小于一家新公司推出车型时要投入的研发。”
对于市场发展趋势,蔚来提出了更为乐观的预期。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在活动现场表示,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会快速提升,最晚到2027年会超过90%。在这个过程中,高端市场“油转电”会加速进行,因为当今优质高端纯电车的供给正在增加,中国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自信心在加强,在情感需求方面的可替代性也在变强。
得益于市场快速发展加持,结合自身多品牌战略带来的规模化发展与成本控制优势,尽管当下的蔚来仍未实现盈亏平衡,但李斌还是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他表示,蔚来争取2025年销量实现翻番,目标2026年盈利。
当然,蔚来在今后难免遇到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更大的挑战。李斌强调,当今大家都在“卷”,我们要专注技术创新,要勇于跳出“内卷”,要捅破天花板,因此,蔚来在做好短期执行的同时,坚持长期投入。
今年11月,蔚来迎来十周年之际,李斌向团队内部明确了“保持初心”的重要性。他表示,在蔚来,只要背离初心去做事情,一开始效果也许会不错,但不可持续,很快就会被市场惩罚,蔚来每次走出困境都是因为回归初心。
同时,李斌还强调了“专注行动”的重要性:“好的想法离开执行力就是空谈,长期主义更不应该是不做好短期执行的借口。”李斌要求团队,围绕基本经营单元,要设立清晰的经营目标、成本目标和投资回报目标,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对经营结果及时复盘并持续改进。
免责声明:中国网汽车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网络110报警服务|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