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岁末年初,各类舆情易发高发,舆情环境错综复杂。对各地各部门而言,更加需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变化,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主渠道。许多地方和部门都很重视网络舆情,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仍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还不够到位。比如,“麻痹大意”的有之,推诿回避致使网络舆情发酵、事态扩大;“掩耳盗铃”的有之,实际问题不解决,一味寄希望于宣传网信部门“管控”。凡此种种,都体现出一些领导干部并非真正重视网络舆情,这样不仅会使工作陷入被动,而且容易引发更大的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从思想上真正重视,从方法上科学有效应对处置网络舆情无疑是过好这一关的应有之义。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
意识决定行为,理念指导实践。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空间,网络舆情处置考验各级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网络舆情应对不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做到真正重视,从而导致小问题演变成大事件。
比如,认为“网络舆情不过是一些网民议论,影响不了大局”。个别领导干部有重视舆情的意识,但是思维观念仍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对舆情的理解常常局限于主流媒体发布的涉及本地本部门的报道,对社交平台上反映出的社情民意不予理睬,甚至认为“网民议论议论而已,又翻不了天”。殊不知,恰是这种思想上的误区,造成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网络舆情预警的现象和问题“视而不见”,错过了应对危机的最佳时机,等到媒体报道、全网关注时才亡羊补牢,处置起来不仅需要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影响政府公信力,扰乱正常社会秩序。
再如,认为“只要线下不出事就行,线上‘狂风骤雨’是宣传网信部门的事”。个别领导干部嘴上说“重视舆情”,但在实际工作中对网络舆情可能引发的后果时常估计不足,直到出现大规模舆情才追悔莫及。有的地方和部门观念上重视,但不愿意将人力物力投入在网络舆情的处置上,技术薄弱,缺乏专业化队伍;在一些重大政策和信息发布之时,有的领导干部舆情风险意识不足,事前不沟通不研判,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之后又推诿塞责,认为是“不删帖所致”,可谓本末倒置;更有甚者,无视网络“威力”草率应对,导致领导干部本人成为舆情焦点。此前,某县政法委书记用“滚”字回复群众短信在网上引发热议,造成恶劣影响后被免职。
又如,认为“网络舆情会自行消失”,要么“拼命死扛”要么“应付了事”。个别领导干部平时说很重视舆情,但是“不屑”花费时间精力对网络舆情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时常怀有侥幸心理,认为网络舆情热炒几天就会自行消退,因而索性采取能拖则拖的方式,没有上级指示就沉默不语死扛到底,实在顶不住压力便“顾左右而言他”,有的就算回应也只有表态类说辞,闭口不谈实际问题解决情况,最终导致舆情失控。
纵观多起网络舆情事件可知,舆情危机的本质往往是观念危机。一些领导干部没有真正重视网络舆情,具体来看,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源自官僚主义的“傲慢”。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实践中“敢于”对网络舆情置之不理、装聋作哑,根本上源于“只知道为自己的乌纱帽负责,不知道为人民群众负责”的官僚主义心态。网络舆情多多少少能反映出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但仍有个别领导干部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无视、忽视民众意愿。比如,在网络舆情潜伏阶段,有的干部不以为意,认为“不过是一点小事,炒不了几天”。而到了网络舆情发酵阶段,当事件涉及本单位利益时,出于对自己可能被问责的担忧,便习惯性“捂盖子”封锁消息,结果引发网民诸多猜测,网络谣言也随之“趁虚而入”,助推网络舆情持续高涨、爆发,最终陷入“越捂越多,越删越大”的困局。
其二,存在一定程度的“本位主义”。个别领导干部不从大局着眼,只顾着本部门、本地区、本单位的利益,一旦发生网络舆情,担心“引火烧身”,便采取“让子弹飞一会”的冷处理方式,坐等宣传网信部门“兜底”。有的舆情事件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权责不清、协同不力,也容易出现互相推诿,“谁都不回应”“谁回应就是谁的错”等尴尬局面,加剧网络舆情蔓延泛滥。现如今,人们不难发现,在很多热点复杂舆情应对处置中时常出现联合调查组的身影,或许也是为了解决部分领导干部本位主义和以局部利益为重的问题,以维护公众利益和地区整体形象。
其三,“自信”可以“控制”舆情。当前互联网成为我国社情民意的重要“集聚地”,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然而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仍然抱着陈旧思维,不仅对网络舆情知识了解甚少,平时还不重视研究网络舆情动态和规律,面对突发事件时又缺少足够有效的办法,以为只要动用行政手段就可以阻止报道、阻断网民发声渠道,因此常常陷于被舆论“逼迫”的境地。要知道,社交媒体如此发达,即便新闻媒体不作报道,网民依然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实现信息传递。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将重视网络舆情真正植根于心,并切实体现在行动中。如何科学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道必答题。那么,如何推动领导干部更好答好这道必答题?
领导干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如何对待网络舆情,本质上是政绩观的体现。领导干部如果心系群众,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就不会信奉“只要捂得住,决不对外发布”等错误舆情观,也不会对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和表达的质疑诉求等视而不见。必须看到,广大民众通过网络参与重大事项、事件的讨论,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政府的科学决策。因此,对于网民反映的问题,领导干部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排雷”,找出根本症结,推动问题的实质性解决。
完善网络舆情问责机制。先有事情,后有舆情。只有明确责任主体,才能形成各级领导干部真正重视网络舆情的良好局面。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16年就下发了相关文件,明确涉事责任部门是政务舆情的第一责任主体。但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背锅式”问责、“套路化”问责等问题。有的地方出了事就让负责舆情工作的干部“顶雷”,长此以往,这一岗位协调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就更大。有的地方在使用免职、停职、调离原岗位等举措时,存在“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现象,因而饱受争议。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问责机制,建立分级分类问责标准,区分舆情处置不得力、回应不妥当、报告不及时等不同情形,细化明确具体责任,制定不同的问责措施,有利于警示各级领导干部时刻绷紧网络舆情这根弦。
增强领导干部的风险意识。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领导干部不重视舆情,实则是对风险缺乏预见。时下,一些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在网上集聚、发酵,看似只是一些网民的议论,但如果不加理会,则可能从线上向线下蔓延、激化,加大治理难度。事实上,很多突发事件之所以演变成重大舆情事件,是因为涉事部门领导干部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没有在出现苗头时及时予以处置。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就得做好风险评估,涉事部门需要对哪类政策、信息、活动等可能引发舆情做到心中有数,分析研判可能存在的舆情风险点敏感点,提前制定应对预案,最大限度避免、降低和消除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网络舆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应对网络舆情手足无措、处置失当。领导干部唯有真正重视网络舆情,努力提高舆情素养和舆情应对能力,才能过好互联网这一关。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